一、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存在的不足
(一)对创新教育的意义不明确
传统的教育观念并不是很明确创新教育的意义所在,只是简单地把创新教育当做学生的课外活动,教师对此也没有多加关注,自然而然,学生对于创新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。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教育内容,它实质上是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,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。高校的教师及学生需要真正理解创新教育的意义,明白它的实质。由于高校对创新教育的本质认知不足,没有领悟到创新教育的真正意义,从而使得在高校中,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。
(二)学生创新意识淡薄,且条件有限
虽然大学教学没有高中那样紧张,但是科目繁多,想要真正学好一门科目,学生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,所以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创新实践。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创新社团,但由于创新意识淡薄,学生们大都不会参加。高校虽然一直都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,但在实践过程中,高校可以提供给学生们进行创新的场地、设备都非常有限,使得学生本来就不强的创新意识,变得更为淡薄,不会自主进行创新活动。
(三)高校创新教育力度不够,师资不足
所谓创新教育,当然就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,在教学的内容及模式上要进行全面革新。虽说道理大家都很容易明白,但是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,并且支持创新教育的师资力量也非常缺乏,即便有学生想要进行创新研究,由于教师忙于工作,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引导,时常采用小组、小范围创新研究模式,这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,大大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。
二、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的改进措施
(一)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
在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学中,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的机会,不能一味地只进行课本知识讲解,没有实践,学生们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也不会深入。俗话说得好:“实践出真知。”学生们在实践中可以不断探究,发散自己的思维,进行创新。机械工程类专业本来就是理论知识多、步骤流程复杂的学科,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理论及图表、步骤的讲解,相信学生们也难以理解清楚,并且会失去学习兴趣。因此,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,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积极思考,培养创新意识,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。
(二)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
教师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人物,他们负责对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,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。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时,需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环境,使得学生们可以大胆地发挥自我的创造力。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,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。同时,教师不能只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来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标准,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,着重培养他们的发明创造力。例如,在课堂上,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最新的机械发明,为学生讲解其发明过程,引起学生的兴趣,然后让他们结合原理,进行创新思考,看是否能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机械产品。
(三)建立激励创新机制
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,高校进行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,更是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人才。所以,高校需要制定一些奖励机制,激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。例如,高校可以组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,获奖者除了可以获得证书以外,还能得到一定的奖金,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。
三、结语
创新是社会文明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,只有不断创新,国家才会不断进步。与国外的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创新教育相比,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,主要表现在:创新理念传达不够,学生创新意识不强,师资力量不够等,高校需要针对这些问题,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,提高我国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的质量。
Copyright © 2019 河南云径工程技术资源服务中心. All rights reserved.